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江西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0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
(资料图)
江西省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总数约为589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套)、二级文物1063件(套)、三级文物9220件(套)、一般文物48263件(套)。藏品类别有青铜器、瓷器、书画、革命文物、杂项等,以青铜、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数量多、品位高,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馆内有哪些镇馆之宝呢?
一、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yǎn)出土于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此墓为修护赣江大堤时意外发现,后经专业人员科学发掘,这座墓是一处属于吴城青铜文化的商代中晚期大型墓葬,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在近40平方米的墓室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共1500余件,其中商代青铜器486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骨器5件。在这些文物中国宝级文物5件,国家一级文物23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全国所罕见,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一举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充分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发明。它的发现,是我国江南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被列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二十世纪全国百年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鹿耳四足青铜甗为商代器物,通高 105厘米,鬲高 39.5厘米,甑口径 61.2厘米,重达78.5千克。甗是商周时期流行的蒸食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甑(zèng),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下半部是鬲(lì),样子像鼎,足部中空,用于煮水。
此青铜甗的甑与鬲连体,束腰分界,今内箅不存。甑盘口,呈台阶状,圆唇宽沿,大方形立耳,植于盘口上,深斜腹。鬲分档较高,四足中空,足上部呈袋状,下为圆柱形,足底外鼓。双耳外侧环饰燕尾纹,耳上各立一幼鹿,口沿外侧饰斜角式目纹一周,甑腹上部饰四组上下界以连珠纹的环柱角兽面纹,以细棱作鼻,圆角方形乳钉凸目,展体,尾上卷,背脊上饰刀羽状纹,三组兽面纹之间以勾戟状凸扉棱为界,下腹部素面;
鬲是由四个带状的立足组成,通体饰四组浮雕式牛角兽面纹。
此甗为存世最大的青铜甗,有“甗王” 之誉,世之孤品。四足的设计独一无二,增加了甗的稳定性 , 也增添了器物的庄重感。除耳上立鹿之外,器体一次浑铸成形,体现了南方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在远古时代,鹿被认为是具有神性的动物,可以助巫沟通神灵。人们出于对鹿的崇拜,创造出各种鹿的艺术形象。青铜甗立耳上的一对小鹿表现出鹿之神性。该青铜甗的鹿形象是商代南方鹿神崇拜意识不断积淀的结果。
二、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为商代文物,1989 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器物通高53.0厘米、角距38.5厘米,重4.1千克。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采用泥范分铸而成,头像中空扁平,双面人首造型,两面相同对称,额部宽,颌部窄,呈倒置的等腰梯形。
眼窝下凹,眼球圆凸,内开圆洞。嘴张齿露,中齿铲形,侧牙勾卷。
旁安两耳,顶插双角。上管下銎,管銎相通。顶上圆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装木柄。面容神秘诡异,威严恐惧。
上管圆、下銎方的造型和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通,寓意神人贯通天地的能力,反映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
商代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并非可以佩戴的面具,而是双面造型,所以不少学者认为,这件头像是王权的象征。青铜时代王的权威是全方位的,天圆地方的造型代表这是上天赋予的神性。它造型独特,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双面青铜头像。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完美的融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内涵丰富,反映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
三、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伏鸟双尾青铜虎为商代文物,距今三千多年,1989出土于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器物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重6.2千克。因“双尾曲卷、背伏小鸟”的独特造型而得名。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也是存世最大的先秦青铜虎。青铜虎虎躯体硕大,器物为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虎整体呈伏蹲欲纵之态,虎首抬头平视,双目圆凸,直背,凸脊,腹部略垂。
虎面相神异,张口露齿,獠牙尖长,虎眉粗大,两耳竖起。虎周身遍饰花纹,虎身遍饰花纹,脸、腹部饰卷云纹,背部则饰云雷纹,鼻面、正脊、尾部与四腿下部饰变形鳞纹,四腿上部则为醒目的雷纹。
在宽厚的虎背上伏卧一只小鸟,尖喙圆睛,竖颈短尾,颇为玲珑可爱,悠然自得的小鸟与王霸气象的猛虎形成了强弱动静的鲜明对比。综合观之,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体量大,形象生动,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堪称商代青铜艺术杰作。
四、商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
活环曲蹲羽人玉佩饰为商代文物,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佩饰通高11.5厘米、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叶腊石类质,色呈枣红。羽人造型,作侧身屈臂蹲坐。首如鸟形,圆眼粗眉,嘴微微张口,“C”形大耳,顶上扉棱状的高凸冠,顶后部连系三个相套环形成的短链。身亦人亦鸟,体形如人,两臂屈于胸前,拳心朝内,双膝弯曲蹲坐。身体两侧各雕一翼,脊背雕刻层叠的羽纹。
此佩饰造型神秘,形象生动,亦人亦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屈蹲羽人活环玉佩饰”掏雕高超,三环相扣,是最早的活链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它开启了两周玉佩活环技法的大门,为明清玉器活环长链流行的源头。其躯干圆雕成形,冠后连接的活链则综合运用镂空、掏雕等技法成形。
玉器的掏雕技术,最早出现于商晚期,需要勾铊、细尖头棒、钉铊、搜弓子等专业工具。工匠将羽人身后多余的玉料琢成形状、大小、粗细几乎一样,又灵活自如的三个环环相扣的活链。活链设计构思巧妙,制作难度极高。长链方便佩挂,也是特殊装饰。
羽人是指传说中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的人,源于中国古代早期的神仙思想。最早见《山海经》记载,书中描写到了“羽民国”和“羽民”形象,并指出它的位置应在中华大地的东南和南方。
其实早期的羽人并非说的是那些修练得道的神仙,而是作为简单的原始崇拜。鸟图腾崇拜,在我国渊源很早。远古许多氏族以鸟类为名,如少昊部就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在新石器时代,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都有出土不少鸟形器或玉鸟,但特别盛行是在我国的东南和南方地区,即历史上的百越分布地区。新干的玉羽人正是史前东南地区鸟图腾和崇拜在商周时期玉器上的一种遗俗和变异,它表现出一半是鸟,另一半是人的怪异形象,把所谓的“亦人亦兽”的“羽人”作为神人加以顶礼膜拜。战国末年,随着神仙方士集团的形成,古人逐渐将神仙想像为全身长满鸟毛的羽人形象,并把“羽人”与飞升成仙的信仰联系在了一起;从秦汉后,羽人就特指能够飞升的神仙——飞仙;东汉末期,道教诞生,神仙体系被纳入道教思想,而道教的世俗化,也使神仙从与世隔绝、长相怪异的羽人形象向凡人形象过渡的历史进程加快了。
五、东周云纹兽首提梁黑陶盉
东周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于1979年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出土。黑陶盉通高19.8厘米、口径7.2厘米、足高5厘米。
此器为陶质酒器。扁圆体,敛口,配盖,盖似圆饼,钮作环形,钮座饰S纹,并有凸起的綯索纹两周,腹与盖面纹区内刻有云雷纹,中腹刻一周变体S纹,腹下有兽蹄形三足,平底。
此盉仿铜器造型,弓形提梁,顶部两端饰锯齿扉棱脊,脊面有漩涡,一端乳突双角,另一端S形卷尾;腹上塑兽首为流,梁后腹上有突出卷尾,前后呼应。提梁看似为一单独兽形,实与前兽首、后卷尾构成完整的蟠曲神兽。
东周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造型构思独特,是青铜文化与黑陶的有机揉合器,文化内涵丰富。且制作工整,形体优美,集刻、划、捏塑等装饰手法于一体,巧夺天工,极为罕见。同时具有浓厚的地域时代特色,是研究东周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
六、北宋吉州窑黑釉树叶纹碗
吉州窑黑釉树叶纹碗为宋代饮茶器,于1962年江西南昌市征集而得。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高5.5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3.8 厘米。碗呈斗笠形,为宋代盏的典型式样。表面施黑釉,釉色晶莹浑厚。内壁装饰一片大树叶,从中央向口沿展开,树叶纹理清晰细腻,呈现出自然意趣和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木叶盏又称“树叶盏”,是吉州窑传统制瓷技艺的代表性作品。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成为木叶纹。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有句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木叶盏也不会有相同的两只杯子出现。被誉为“木叶无双”。但是木叶盏由于其工艺的复杂,对火候掌握的要求非常高,烧制成功的比例极低,所以尤显珍贵。唐宋时,流行茶道,喜欢“斗茶”,用发酵过的茶饼 捣碎放入碗中,冲热水后即有白色泡沫浮起,所谓斗茶先斗色,而黑色茶盏最宜衬托白色泡沫和观察茶色,故而大受欢迎,烧造工艺也不断进步。但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也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宋时吉安隶属东昌县范围,又称吉州,吉州窑因此而得名;又因为是在永和镇,故又名永和窑。吉州窑即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之一,也是宋八大窑系之一的著名窑口。它始烧于唐代末年,鼎盛期是从南宋至元代的初、中期,衰落于元代末期。吉州窑所在地虽没有优质瓷土,但能在产品的种类和装饰上下功夫,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立于陶瓷业数百年。吉州窑产品很丰富,有青釉器、印花白釉器、白釉釉上黑褐彩绘器、绿釉器、黑釉器等;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印花、剔花、彩绘、剪纸贴花、堆塑、木叶纹等,其中又以黑瓷最为有名。
中国黑瓷在日本又称天目。相传宋、元时期,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把从浙江天目山得到的福建建窑黑釉瓷盏带回国去,遂称之为天目。日本人按不同的花纹和色泽把黑瓷分为油天目、玳瑁天目、木叶天目、珠光天目等。他们还把日本自己烧的黑瓷称为濑户天目,朝鲜烧的黑瓷称为高丽天目。
七、元青花釉里红堆塑楼阁式人物谷仓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为元代文物,1974 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郊凌氏墓出土。该器通高29.5cm,横宽20.5cm。为谷仓模型。仓为楼阁式,上下二层,楼面错落,中高侧低,重檐庑殿屋顶,红柱琉璃瓦。庑殿顶正脊中间饰红色莲苞一株,复瓣座,圆苞蕊, 两端各有一塑座狮吻。侧旁屋顶斜出三面,上置莲花座顶。
仓顶四角均塑成卷云形。底层四周围以栏杆,每面中间均留通道开门,两侧对称布置。前后每侧为二栏相连,侧面每侧则一栏独立。立柱和栏杆串珠连成,柱杆间长方框内夹菱形连珠框,局部镂空通透。柱头莲花,前衬荷叶,杆中增饰如意云头。
上层为戏台,正面内置宝座,位居中心,四周及两侧亭楼塑侍女二人、 优伶八人。其中两旁各立侍女,妙龄妓容,头梳丫髻,身着长衣,手持宫扇, 旁边服侍 ;廊外两边各有一名女子,身段修美,水袖长舞。后背廊中四名女子一排站立,或怀抱抚弦,或挂鼓击打,或拢琵琶弹弦,或低头吹萧。侧楼各有二人站立,使用笛子、笙、夹板、琴等乐器配合演奏。
底层为谷仓,周廊侍卫二人、仆人四人,服饰基本相同,头戴无脚模头,身穿斜领长衫,腰系长条绦带。大门两侧栏内,各站一名侍卫,身姿笔挺,手握长棒; 左右两侧各有二侍仆。右侧二人身体前倾,双臂弯曲,似在抱物。左侧一人臂曲相叠,长巾直挂,一人左手垂下,右手拿盆,等候吩咐。全器十八俑以主人宝座为中心,戏者立于前方,乐人则在背后与两侧,侍仆立于楼下,分区清楚,安排有序,寓意墓主在阴间仍然富贵享乐。
谷仓前后侧面多处书写文字。正中大门青花书写对联一幅,上联“禾 黍丰而仓廩实”,下联“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两侧壁釉里红书写文字,竖直排列,左侧“凌氏墓用”,右侧“五谷仓所”。背面宽阔的平板上青花书写159字墓志一篇。
从青花墓志铭文可知,谷仓主人凌氏,生于前至元三十年二月,死于后至元四年五月,享年四十五周岁。凌氏的祖父凌颖山是景德镇长芗书院的校长,属于朝廷命官。凌氏嫁给了担任扬州路召伯大使的刘文史之子刘炳文。凌氏的祖父和公公均为朝庭命官,两个家族在景德镇都颇具影响力。凌氏死后,其家人调动景德镇的社会资源,短时间内精心烧造出福佑逝者的一批明冥器,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就是其中一件。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是元代景德镇瓷业成就的集大成者,它集青白釉、红釉、青花、釉里红四种最重要的高温釉彩于一器,烧造过程极其不易。据说,为了给凌氏烧造这件谷仓,家里人倾尽所有,前前后后烧了几十炉青花釉里红谷仓,才得到了这一件成品。尽管这件谷仓的柱子是弯曲的,略有瑕疵,但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之造型,前代未见,后世亦无,是目前仅知唯一存世的重檐庑殿顶谷仓,作为元代瓷器雕塑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制作极为精湛,有绝对纪年款识,且为墓葬用品,为研究元代制瓷工艺和社会民俗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与研究价值。它被列入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64件(组)国家一级文物之中,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
八、北宋御仙花金带板
1978年3月,遂川县枚江公社莲溪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群众在村郊开荒平地过程中挖掘出一座古墓。经文物研究和考证确认该古墓为宋墓,墓主人为北宋郭知章。
郭知章,字明叔,宋朝吉州庐陵郡龙泉县雩田人。史志记载,其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十一世孙,在北宋四朝为官。历仕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为官四十余年,治平二年进士。初入广西幕府,后历任县令、知州、提点刑狱、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左司员外郎、左司谏、工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宝文阁学士、翰林学士、枢密院直学士、显谟阁直学士,并曾兼知太原府、开封府、邓州、成都、虔州、京东东路安抚使等职。晚年的郭知章被贬知邓州、成都、虔州。后来又改知青州,因年老多病而辞归。朝廷又恢复了他的”显漠阁直学士,提举洪州都尉、武功县开国伯”等封衔。徽宗政和四年,郭知章逝世,享年七十五岁。其至友黄山谷(庭坚)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为表彰他为官近半个世纪的功绩,皇帝特派当时的吉州知州程祁前往龙泉宣谕祭悼,赐谥”文毅”。谕祭文称知章”秉赋德性,浑厚淳全。躬自表树,良吏式宣。台谏著绩,风纪凛然。特立无惧,持之弥坚。”这是对他的最高褒奖。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就在服装的腰际束有丝织大带和革带,用于悬挂配饰或随身日用物品。两晋以前,中原地区主要使用纹饰繁缛的丝织大腰带,用带扣、饰牌在带端加窄带系结。两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普遍使用“蹀躞带”,后传入中原,汉人逐渐推广使用。隋朝服饰悉采“东齐之法”,“蹀躞带”广泛使用。唐朝借鉴蹀躞式带,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所服腰带开始有了制度性的设计,开始用金、玉、银来装饰腰带,并用之区别官阶等级;同时,革质带已发展成为官服的一种款式。这种带制度经过宋代的发展,成为元、明、清官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条完整的“蹀躞带”由带鞓(tīng)、带扣、带和带尾等部分组成。带鞓,指皮革制的皮带身,在使用中常用红黄两色丝、帛包裹;带扣,装有活动扣舌、起连接作用的带具,多用金属材质制作;带,钉缀于皮带表面的片状饰牌,有金、玉、银等多种材质。上有环,用于系鞢。“鞢”原指马鞍上垂下的装饰皮条,后来用于牧民的腰带上,以悬挂随身小工具和物品。因此,“蹀躞带”又名“鞢带”;带尾,又名獭尾、挞尾、铊尾、插尾或鱼尾。装在革带末端的护鞘,一头方,尾梢圆弧。
由其原始形制可知,“蹀躞带”原本是适应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一种服饰,为汉人使用后,发展成区分官级的标志,形制也发生了变化,饰牌上不再使用的环、鞢,失去了生活实用的功能。精美的带不再具有实用功能,仅起装饰作用,其质地和数量已成使用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唐代中期。北宋建立后,确立了新的官员服带制度。宋史记载,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
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设立了专门制造内用及赏赐用带服的文思院。随后,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制定了宋代特有的官员带等级制度,以金代玉,将金带定为最高级官员的主要服带,并大力优宠文臣。此后真宗、仁宗各朝又对此制度加以补充,至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服带制度已十分详细、严格。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官员,带的质地、纹饰和重量都有所区别,带已经有了后代补服的功能。
北宋的御仙花纹金带板有二十五两、二十两、十五两、十两四种。郭知章的这条御仙花纹金带为二十五两,属御仙花纹金带中的最高级别,总重量达943克。金带板出土时带鞓已不存,现此套金带板共13块,其中方形9块、桃形銙1块、尾1块、带扣2块。方形銙:长7厘米、宽6.3厘米、厚1.8厘米;桃形銙:长5.8厘米、宽5.8厘米、厚1.6厘米;尾:长13.5厘米、宽7.5厘米、厚2.6厘米。
整套金带板金质,带板使用宋代流行的锤揲工艺装饰高浮雕花卉纹,方形銙、桃形銙与尾銙装饰御仙花纹。各板花果均为单数,依据形状不同变化分布,果形椭圆高突,果间枝茎圆弧连接且分出叶片。
带扣版面与扣面装饰浮雕牡丹纹,带扣板面在錾刻钱纹和鱼子纹咋上锤揲出浅浮雕的缠枝花卉纹。带板金色灿烂,形体宽大,纹样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纹饰富丽堂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该套带板纹样级别高,是目前所见等级最高、时代确切、物主清楚,最为精美的宋代金带板,对研究宋代政治、服饰制度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故有“宋代第一带”之称。
九、四爪团龙纹黄锦袍
1979年12月的一天,江西抚州南城县农民在挖水渠的时候,无意间挖出一具身穿龙袍的男尸,以北斗七星的姿势躺在楠木棺材里。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第二年三月江西省文物工作者正式展开抢救性发掘。经发掘此墓是明代益宣王朱翊鈏与王妃李氏、继妃孙氏的三人合葬墓。此墓共出土了金、银、玉、瓷、服饰和织绣等文物450余件,四爪团龙纹黄锦袍便是其中之一。
四爪团龙纹黄锦袍出土时是穿在朱翊鈏的身上的,且在清理朱翊鈏棺木时,朱翊鈏遗体并未腐烂,他腰系玉带,颈挂念珠,足穿黄锦高筒靴,头戴琥珀发冠,且尚有部分头发遗存。
四爪团龙纹黄锦袍为黄锦,右衽胡袖,胸、背与两肩上织有一条四爪龙纹。龙形硕大,头为侧面形象,位于前胸。前后襟上织有十二条小龙,龙间以如意云纹相隔。龙纹均张口露齿,上唇较厚,两鬓前飘,圆眼丫角,发向上后,背有齿脊,身披鱼鳞,脚有四爪,肘生长毛。面料高贵,做工精美,金线龙纹,织工细腻,保存良好,色彩灿烂,再现了明代藩王的奢侈华贵生活。虽然龙袍胸部,背部与两肩上各织有一条四爪龙纹,符合亲王规制,但专家发现此袍前后襟上织有十二条小龙,为十二章纹,有越制的嫌疑。这是为什么呢?
朱翊鈏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万历皇帝朱翊钧堂哥,也是明朝第四代益王,封地在建昌府即今天的江西南城。
朱翊鈏的曾祖父(第一代益王)朱祐槟是明世宗朱厚熜生父,即明睿宗朱祐杬的弟弟。1521年4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享年31岁,由于朱厚照无子,且没有同父兄弟在世,因此只能从父亲明孝宗朱佑樘活着的兄弟中选择继承人。当时在符合继承条件的只有两人,一个为朱厚照叔父,即益王朱祐槟;另一个就是朱厚照堂弟,即当时还是兴王的朱厚熜。这两人的区别在于,朱祐槟是祐字辈最年长的,时年42岁,朱厚熜则是厚字辈最年长的,时年15岁。但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却认为,如果是朱祐槟即位,等于宣告明孝宗这一支绝后,若选择朱厚熜即位,可以把他过继给明孝宗,然后算作兄终弟及,这样更加名正言顺,况且朱厚熜年龄也不大,利于培养。
朱厚熜即位后,在嘉靖十五年前都没有生育,为了防止出现突发意外,朱祐槟被立为明朝皇位的推定继承人。此外为了延续王室的血脉,朱翊鈏祖父朱厚炫一度还被过继给嘉靖生父朱祐杬,准备继承兴王王位,但最后由于嘉靖本人想追封父亲为皇帝才不了了之。
尽管益王朱祐槟家族与皇位无缘,但从明世宗开始,明穆宗朱载坖和万历皇帝都对历代益王赏赐有加。1603年朱翊鈏病逝,享年67岁,万历皇帝给他上谥号为宣,下旨辍朝三天,并派大理寺左少卿张呜冈和尚宝司司丞叶茂才等人前往建昌府致祭和监修王陵,王皇后,太子朱常洛和在京文武百官则前往紫禁城致祭,给予了极大礼遇。所以朱翊鈏墓出现越制的文物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朱翊鈏在位二十四年,与民同乐,自号潢南道人。发掘结束以后,朱翊鈏等人遗体均被火化,墓室原址也被回填,但出土文物被带回江西省博物馆,成为研究明朝江西藩王的珍贵实物资料。明代袍服存世稀少,皇家袍服罕见,此袍保存完好,制作精美,是研究明代皇家舆服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另外,该袍做工讲究,工艺复杂,集纺织、染印、缝制、绣织等多种工艺于一身,是目前明代皇家服饰最为精美者之一。
十、张天师龙纽白玉印
张天师龙纽白玉印为元代文物,玉印通高6.4厘米、边长12.3厘米,重972克。玉印为青白玉质,洁白莹润。
印钮为一蹲踞触角螭龙,翻唇露齿,眉须后拂,腿毛翻卷长飘,尾作分丫鱼尾状,雕琢精细,生动传神。
印面阳文九叠篆体六字“阳平治都功印”。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是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印面。用九叠篆形式刻制印章,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艺术效果独特,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宋元时期因为朝廷尊奉,道教盛极,其法印文字多采用叠篆,寓意道教法力无边,能镇鬼驱魔,号令天下,给人以神秘感。据考证,印文“阳平”指四川省青林县阳平山,居道教“二十四治”管理中心之首;“治”是道家从事法事活动的场所;“都功”为治中职事,即道教的首领。
张天师龙纽白玉印为龙虎山天师府法物中极为重要的一枚法印,为历代天师袭用。张天师是道教创始人张陵及其后代世袭嗣教者的通称。张道陵,字辅汉,原名张陵,相传张道陵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东汉丰县阿房村,为道教创始人。因其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故又称张天师。张道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天师,所以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天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张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张盛时,回归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天师之位传了63代,历代天师都由中央政权敇封。
上世纪30年代,江西贵溪上清镇的嗣汉天师府院大宅梁,楼阁林立,龙柱金壁,雕梁画栋,是历代张天师的住所。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某部红军干部冯指挥奉命带兵前往天师府这座“封建堡垒”去捉拿头目张天师,他在晚上带领战士冲进天师府,但到处不见张天师的踪影,据道徒说:“天师已经预卜知道你们今晚会来,因此在下午就走了,他没有说到何处去。”战士当然不会相信这番谎话,仍然继续搜寻,虽然没有捉到张天师,但在他住房里查找到了这枚玉印,于是便收缴交给冯指挥。冯指挥带领战士返回复命时,刚到驻地就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赶赴江西南大门会昌县筠门岭一带抵抗国民党粤军的进攻。1934年江西南大门失守,冯指挥的部队又奉命北上,临行前他将这枚玉印交给随军妻子郑若兰,并嘱其妻子和女儿待在筠门岭,说等到革命胜利后再回来接她们,可是一年后便传来了冯指挥在武汉英勇牺牲的消息。玉印几经传承后南昌省长听闻下令收缴。冯妻后来经人介绍与筠门岭朱忠万(又名朱干民)结婚,生有几个孩子,于1945年病故。新中国成立后,冯家派人来筠门岭找到烈士之女冯玉霖并将其接回南昌。1950年10月间,冯玉霖在省人民政府看望她父亲的老领导邵式平省长时,说了张天师玉印流落在会昌的详细经过。邵省长获悉后十分重视,当即下达一道手令,嘱宁都专区专员朱开铨立即收缴玉印送省。接到省长手令后,宁都专区下发“民字第338号训令”至会昌县人民政府,训令内容为:“据烈属冯玉霖报称,张天师玉印落于会昌朱干民手中,迅速追缴为要。”县政府迅即派员至筠门岭区政府,配合区委书记朱彰等同志一道前往朱家查询,朱氏后人朱维祯深明大义,很爽快地交出了玉印,终使宝物完璧归赵。几天后,县政府拟就呈文并派人专程将玉印送交至宁都专区,专员办公室主任万祝君收到玉印后又亲自呈送邵式平省长,省政府给宁都专区开具了收据。后来邵省长病重时,将玉印交给其亲属,并反复叮嘱一定要将这件“国宝”上交给国家,于是玉印便被送到了博物馆。
张天师玉印历经岁月沧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天,成了江西省博的珍贵藏品。此印玉质温润、雕琢精美、印文规整、工艺细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