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日本发现一卷《九成宫》“秘本”,字字方劲严整,与真迹最为相似对于学楷者来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一件绕不开的经典,此作由唐代名臣魏征撰文,主要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韬武略以及节俭精神。全文共计1200余字,由欧阳询在贞观六年(632)书丹完成,彼时他乃75岁高龄,笔法已然大成,达到了“欧楷”的巅峰水准。成为唐代的“楷书之冠”,甚至被后世评为“天下第一楷书”,那么这件书法到底好在哪里呢?能得到后世如此的盛赞,现在我们就详细看一看。欧阳询由隋入唐,因此其字继承了南帖的清丽婉约之美,还有北碑的刚劲朴茂之势,同时从虞世南处领略了“二王”灵动秀逸的笔法。最终融六朝之法,吸诸家之长,创造出方严峻整、平正险绝的“欧楷”,此作恰好是“欧楷”成熟的代表,碑中字体既有北碑的瘦劲阳刚之感。还有王羲之的秀润婉转之美,做到刚柔并济,例如文中“暑”字的长撇,就以半藏锋书写,好像一把绣春刀,在温润秀媚美中,带有几分锋芒刚劲之态。结体上保持了楷书的端正挺拔之姿,还加入了欹侧势态,例如“饮”字的“欠”,就呈现左倾之势,营造出险绝之趣,增强了此作的艺术气息。因此明代书法家陈继儒曾在《眉公全集》中评价曰:“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可惜《九成宫》石碑已经破损,原貌早已变更,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目前市面流传多为拓本,较为著名的有“李祺本”、“三井本”。这两个版本基本内容相差无几,只是在细节处略有不同,例如“三井本”的点画较为瘦硬,失去了原碑的血肉兼具之感,时常练习可能会产生寒俭之气。而“李祺本”则偏为丰润,又失去了“欧楷”的刚劲之势,两本都没有还原真迹的骨肉相称、阴阳相交之感,如今我们在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发现了一卷《九成宫》的“秘本”,经专家断定此卷应该拓于宋代,清代时曾被李鸿裔收藏,因此被命名为“李鸿裔本”,由于拓印时间较早。卷中的字体肥瘦得宜,介于以上两本之间,字字方劲严整,墨色清晰匀称,与真迹最为相似,能够充分把握欧阳询用笔的精细变化。时常临摹,可以让我们的楷书更加规整,点画干练匀称,建立起完善的楷书体系以及法度意识,而且此作字体挺拔瘦劲、平中求险,笔画变化丰富。这种刚硬之风,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理念,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楷书的结构关系,使自我楷书兼容并蓄,一笔一画都神气十足,写出最美的“中国字”。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标签: